徕飞光电科技

光电设备及集成方案供应商

服务热线:18026953515

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探秘可见近红外LED光源:从原理到性能突破

探秘可见近红外LED光源:从原理到性能突破

更新时间:2025-07-28点击次数:101
  可见近红外LED光源作为光电技术的核心组件,其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效应。当正向电流通过由砷化镓(GaAs)或铝镓砷(AlGaAs)等材料构成的PN结时,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,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波长在350nm至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。其中,近红外光(780-2526nm)因穿透性强、无热损伤等特性,成为工业检测、医疗诊断和安防监控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载体。
  性能突破的核心在于材料与结构创新。传统近红外LED受限于材料带隙,发射波长多集中于850nm附近,而近年通过荧光粉转换技术,如采用Cr³⁺-Yb³⁺共掺杂材料,可将波长扩展至900-1700nm短波红外区域,突破了传统光谱边界。这种扩展使光源能够穿透更厚的玻璃或塑料包装,实现无损检测,例如在食品包装内部质量监测中,可穿透多层复合膜直接分析内容物成分,检测效率提升3倍以上。
  多芯片对称布局与智能驱动技术进一步优化性能。多芯片对称设计通过调整芯片间距与辐射参数,使配光曲线对称性提升40%,显著提高了红外触摸屏的定位精度。配合稳压恒流电路,光源输出功率波动控制在±1%以内,确保了工业检测中光谱稳定性。例如,在半导体晶圆缺陷检测中,稳定的光源可减少20%的误判率,同时延长设备寿命至50000小时以上。
  应用场景的拓展印证了技术价值。在医疗领域,近红外光穿透组织的能力使其成为脉搏氧饱和度检测的核心光源;在安防监控中,940nm波长红外LED实现“零红暴”隐蔽照明,配合低照度摄像机,可在0.001Lux环境下清晰成像;在工业自动化中,近红外光源与光谱仪集成,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,检测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。这些突破不仅推动了技术边界,更重塑了多个行业的生产范式。
返回列表
  • 服务热线 18026953515
  • 电子邮箱

    sales@light-physics.com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 徕飞光电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310663号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